首页

www.smhom

时间:2025-05-29 03:43:51 作者:AI如何重塑出版业?专家学者探讨转型之路 浏览量:21906

  中新网深圳5月28日电 (记者 蔡敏婕)“推进出版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是选择题,而是时代必答题。”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27日在深圳举办,在AI浪潮下,如何利用AI赋能,革新传统出版业,重塑融合出版新业态,成为与会人员论道的焦点。

  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看来,数字化最大的意义,是形成新的业态。“所以,出版业的技术应用,必须聚焦在产品与产业创新上,加快专业化、垂直化、体系化内容建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表示,在各种智慧教育平台不断崛起、传统教材市场份额不再具有优势的今天,教育出版若不能和算法驱动有效融入,将面临用户黏性的流失,甚至将面临“渠道失语”的困境。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在技术和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注重产业向新、价值向善、眼光向外。产业向新即用新技术满足出版需求;价值向善是商业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眼光向外指的是出版需要注重海内外文化内容的融合。

  阿里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媛也提到,大模型本质是“规律的熔炉”——AI是从数据中提取规律,而非机械复制,数据不再仅是资源,更是驱动决策的生产要素。袁媛提出“快慢思考”融合的AI进化方向——既保留创意灵感,又提升事实准确性,为人类创造力装上“加速器”。技术不再是外挂工具,而是生态重构的基因。

  当天论坛现场,“内容为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内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强调,要通过立体化开发,将单一图书转化为产业链,最终形成生态圈。

  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肖风华称,出版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高质量内容。随着AI进入“结果导向”阶段,专业、精准的垂类数据成为技术进化的“养料”。出版行业能提供的高质量内容在未来会与技术共生,成为技术本身,具有革命性意义。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内容生产多元化带来诸多挑战,出版社必须拥抱技术,以应对读者需求的升级,在信息过剩时代,要突出内容生产,以精品供给构筑发展优势。

  “未来,没有一个人能忽略AI的存在,AI扑面而来,彻底改变了儿童内容行业的工作方法甚至工作关系,也重构了儿童内容的生产逻辑。”“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说,过去,内容创作主要对象是受众,但现在,创作者要让AI理解创作意图,产出不同风格的内容方案。这时候,内容创作者就不只是编剧了,对于内容创作和出版人来说,“AI是工具,互动是手段,成长是目的,孩子是主角”。(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至少60枚火箭弹

在机场接机大堂内,旅客甫抵埗就会被高约6.5米的双层旧建筑,以及巨大“九龙城寨”霓虹灯牌吸引,慢慢沿着由电影制作班底悉心还原的多个场景:龙卷风(古天乐饰)的理发店、街坊聚头的七记冰室、售卖怀旧零食的“士多”、纵横交错的小巷,以及路旁收买二手电器、收音机的小店等,香港的独特风貌尽现眼前。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日前,由住建部直属机关报钟践平编写组撰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畅销书《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在京开售。

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 考古百年出土彩陶文物“回家省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我们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就越清醒,对中国和世界前途命运的掌握就越自信。

立德树人|这些信,道出习近平对教育大计的殷殷期望

通过集采推动高质量仿制药替代,腾挪出支持创新药品的空间。初步匡算,近年来国家推行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新药耗新技术的准入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了近5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空间。

全球合作创新创业,不是选择而是必需

医疗援助组刚一进村,就看见当地民众排起长队等候。而义诊也一直持续到中午,期间前来看病的村民络绎不绝,几名中国医生先后接诊了32名病人,发放各类药品90余盒。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